有需求就有互聯網,需要什麼,網絡上就有什麼:從發展趨勢看,任何人都無法控製網絡市場,因為網絡上有太多的用戶,有太多的信息,任何單個的人都無法對其產生足夠的影響。如同股票市場,從長期來看,網絡代表著所有人的觀點。網絡市場用戶如此之多,以致於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其產生影響,不論其有多麼狂熱,有多麼具有控製力。
股票市場最有趣的是,它的價值是反映時代經濟的一個指示器。那些是熱門的,那些不是熱門的,這可能無法準確勾畫商業世界的精神,但是通過它每個人都可以接觸互這個世界的脈搏。
為何?因為股票市場是一個信息的聚合地,這些信息通過全球的數百萬用戶的編輯、分類後向其它人發送。這些股票信息從長遠上講都會影響每個人,的確,象巴菲特之類的股神可以在市場上引起不小的波瀾。從長遠講,股票市場能持續反映人們的關注情況,因為人們都在向股票市場投錢。
最近,我讀了一個叫John Battelle寫的文章,題目是《數據庫的目的》。他在這篇文章中稱,每個搜索引擎搜集的信息都是反映數據的目的、希望、夢想、擔心以及人類的願望等。
在人類的曆史上,我們首次有能力真實地了解人們的所想。作為一名行銷商,這種暗示可能令你困惑。這類信息驅使我們進行市場分析和研究,驅使我們進行財務計劃和媒介購買。了解人們所想所思,是我們所做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如果股票市場反映的信息讓我們了解人們的財務狀況,則具有目的性的數據庫信息則能反映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可能有人會說,互聯網用戶不是代表性的樣本,但是,分析一下現在使用網絡的人群結構就會明白,這種推斷是錯誤的。的確,現在仍有一部分人未能走出數字鴻溝,但隨著網絡市場的不斷進步,網絡用戶人數將接近美國的人口數量。
了解到這種觀點,並能抓住這種觀點的實質,就能明白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在短期內,網絡市場可能會被控製,但從發展趨勢看,任何人都無法控製網絡市場,因為網絡上有太多的用戶,有太多的信息,任何單個的人都無法對其產生足夠的影響。如同股票市場,從長期來看,網絡代表著所有人的觀點。網絡市場用戶如此之多,以致於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對其產生影響,不論其有多麼狂熱,有多麼具有控製力。
要知道,這是一場不能相信的啟蒙,也是一場不能相信的驚奇。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一下Google的發展趨勢。從文化的層麵看Google也很有趣,更為有趣的是通過Google可以看到哪些人在思索,在做事,在閱讀,在共享等。這些搜索引擎提供的東西不能代表世界的思考什麼,但他們提供的信息有助於我們進入人類內心,這是我們此前從來都無法做到的。
如果你想探索人類的集體無意識領域,以下一些網站會對你有所幫助:
--Del.icio.us,是流行的標簽,為人們提供所要的標簽;
--Flickr Camera Finder,可以看到人們的數碼照片;
--Jaiku和Twitter,能在全球各地同步提供人們所做、所思、所看以及其它內容;
--43 Things Zeitgeist,反映人們所想的目標;
--BlogPulse Trends:反映人們討論的主題;
--Torrentreactor.ney和iTunes列表,反映人們喜歡或是使用什麼媒體;
--odle BandTracker,反映人們想聽什麼歌曲;
--Technorati的YouTube列表和ViralVideos,反映人們看什麼視頻,也是公眾意見的一個指示器;
--Snopes Hottest Urban Legends,反映人們最擔心什麼問題;
--Indeed's Job Trends,反映人們需要什麼類型的工作;
--eBay Pulse和亞馬遜的Most Wished For,反映人們真正的需求。
本文版权:http://www.ndfweb.cn/news-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