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互聯網時代的轉折點,收費網站的生存之道:門戶網站免費了,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差了;網絡遊戲免費了,遊戲維護越來越差了;網上商務免費了,什麼數據都能丟。
CNNIC有一個數字是值得注意的:網上消費的用戶的收入程度。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都是低端消費人群?說明目前的互聯網的服務也是低端的。
免費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互聯網也不能僅盯著“免費”
CNNIC一次次的調查報告,不知道堅持了這麼多年的動力何在?
如果是為了掙錢?充分理解。
為了告訴大家一個中國互聯網的趨勢?都是廢話。
為了引導互聯網從業者一條掙錢的道?更不靠譜。
互聯網有什麼?信息
無論是新聞資訊,電子商務信息,個人交流展示信息,離不開的就是文字,圖片,聲音,圖像。全世界做到的科技手段,互聯網沒有出其右。
信息值錢嗎?免費
中國互聯網先天不足,靠著免費的大旗一直堅挺。您看份報紙花錢嗎?五毛,一塊;網上有,免費的。您租個店鋪買賣東西花錢嗎?2元/米--2000元/米不等;網上有,免費的。您存個照片,文章,視頻花錢嗎?總準備個U盤,移動硬盤之類的吧?網上也有了,免費。
靠什麼掙錢?忽悠服務
避免不必要的尷尬,把兩個詞分開,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在我的概念裏,免費和服務是有某種矛盾的。舉個例子?打開新浪的首頁,我能不看廣告嗎?(各種屏蔽除外)。新浪說,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新聞資訊,這句話完整地說應該是這樣:我們提供了新聞資訊服務,讓你免費的瀏覽,創造的瀏覽量形成我們的廣告收入。有點繞,但一點是清楚的,服務並不免費,因為我貢獻了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點擊,新浪從我身上間接地掙到錢了。
其實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的資訊,免費的網遊,免費的聊天,免費的郵箱等等,都免費了,互聯網公司的收入哪來的?互聯網不是慈善事業;
大家也都不願打破免費這個禁忌,似乎說收費就是和天下網民為敵。怎麼辦“當婊子,立牌坊”唄。這點上還是史玉柱實在,什麼外掛不好,是沒用好,如果外掛能增加盛大的收入,盛大還會打擊嗎?
未來?
收費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服務標準;收費不是放棄免費,而是區別免費;收費是更公平的競爭,而不是作弊,口水,忽悠。
對東西方做了個簡單對比:
東方:收費未必好,免費未必做不到;
西方:免費標準是底線,收費隨著標準漲。
東方:免費收費放一起,免費也能忽悠成收費;
西方:免費絕不代表不好,而是收費代表更好,適應不同的需求。
東方:免費的模式下,爭搶有限的流量(方法無所不用)
西方:收費是對提供服務的合理價值體現,開放的模型下無限想象
門戶網站免費了,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差了;網絡遊戲免費了,遊戲維護越來越差了;網上商務免費了,什麼數據都能丟。
CNNIC有一個數字是值得注意的:網上消費的用戶的收入程度。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都是低端消費人群?說明目前的互聯網的服務也是低端的。
免費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互聯網也不能僅盯著“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