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企業適合風險投資?我的回答很簡單:第一,潛在市場足夠大;第二,你的聚焦(或者說著眼點)足夠小;第三,你比別人更有條件(無論是因為你更早還是你更好)用你針一樣細的聚焦在這個天一樣大的市場上一把紮出一個能夠迅速撕開的洞來。
周六下午,我應邀去給北大文化產業研究所的一個班“講課”。其實我又不是教授,談不上“講課”,更多的是和同學們分享一些我在為中國一線的傳媒娛樂公司提供財務顧問服務過程中的一些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
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一位同學走過來提問:我有一家影視娛樂公司,但規模還很小,我該怎麼辦?
我回答:盡快長大。
她又問:怎樣才能盡快長大,有人會願意投資我們這種小公司嗎?
我反問:你先告訴我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她很坦誠:好像沒有。
我又問:那你們主要做什麼?
她脫口而出:我們什麼都做。
這是我麵對創業者最怕聽到的答案。
連時代華納、通用汽車、聯想這樣的大象都在紛紛放棄價值鏈延伸的戰略而在向主業回歸,更不用說一隻普通的螞蟻了。
我告訴她:你永遠會有100個機會擺在你麵前,但是很有可能其中沒有一個是你應該去抓的。如果你能從中找到一個機會適合你去抓,你已經很幸運了。
在某種程度上說,做企業不是關於學會抓住機會,而是關於學會放棄機會,至少要學會放棄99%的機會。
後來又有一位同學提問:什麼樣的企業適合風險投資?
我的回答很簡單:第一,潛在市場足夠大;第二,你的聚焦(或者說著眼點)足夠小;第三,你比別人更有條件(無論是因為你更早還是你更好)用你針一樣細的聚焦在這個天一樣大的市場上一把紮出一個能夠迅速撕開的洞來。
不知道我的意思是不是說明白了,反正用天津大白話說就是:對創業者來說,做企業你總得有點嘛;你要嘛都沒有,不如嘛都不做,老老實實先去給別人打幾年工沒嘛不可以的。
我希望那位做影視公司的同學回去做兩件事:第一,想一想在自己“什麼都做”的業務當中有哪一件事是自己最喜歡、最擅長、做起來最有激情想起來就興奮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覺的。第二,如果有,從今以後隻做那一件事,直到你成為那一件事的市場前三;如果沒有,把公司關了,換換腦子充充電,去旅行。
網友評論:
也不知道那位同學看見王總給她的建議沒有...
我覺得她是幸運的..或許以後她真的成功拉,還會不會想起你給她的建議和觀點..也或許她是不成功的,以後的路那個也說不清,你隻能靠自己自身的努力學習拚搏,別人給你的建議或者什麼的,你要學會如何去用,這才真的有用,什麼事情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一個成功的有頭腦的投資者,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識時務者為俊傑..希望你可以得到成功,北大的學子..
學會選擇 學會放棄
帶著ipod去旅行...就不是一個人旅行拉 哈哈